2007-02-07

第二章 第五節 研究過程

第五節 研究過程

1. 確定主題:在確定主題前,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,究竟什麼樣的論文主題是我要的?原本不想寫自己的故事的,害怕自己赤裸裸的被揭開,看見原來自己並不如外表的堅強。但是每次的論文討論中,自己的經驗總是一再出現,基於「天命不可違」的信念,論文主題就出現了!

2. 日誌撰寫:在每段過程中,總會有些雜想,有時我會紀錄下來,但是大多數的時間就讓它浮光掠影的過去了。因此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,我會使用回溯記錄的方式,把每段過程的故事寫下來。

3. 放下文獻:在我的論文中,一開始的研究計畫並無文獻回顧。此是因為我一開始只是想寫自己的故事,此為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。因此我不先用既有的文獻來詮釋我的生命經驗,也不用任何理論架構來看待我的生命經驗。我希望從我個人主觀的敘說著手,當進入討論時,文獻、與同儕、老師的對話才會進入我的論文中,當作進行後設分析時的資料。

4. 邀請對話:從與別人的對話中見到自我的另一種面貌,也透過與他人對話過程中,進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。

5. 資料整理:包括田野日誌、與他人的對話、自己的心情與感受…。

6. 分析故事:這部分是參考Michele L.Crossley(2004)敘事心理與研究一書(朱儀羚、吳芝儀譯)之後,整理如下:

(1) 閱讀與熟悉:熟悉文本資料,對於逐漸顯現的重要主題,能掌握大致要義。

(2) 找出待探尋的重要概念:去瞭解所要分析的個人敘事有哪些基本要素。三要素如下:

a. 敘事基調:是透過故事內容及敘事形式或方式來傳遞。
b. 表徵意象:探尋對個人有異議的形象、符號或隱喻。
c. 主題:在個人敘事中,歸納出敘事的主題。

(3) 區辨出敘事基調:檢視過去經驗以及如何敘說這些經驗,區辨出敘事基調。

(4) 區辨「表徵意象」和「主題」::分析出故事中的「表徵意象」以及「主題」,此兩部分通常互有交集,並且特定的表徵意象常會帶出特定的主題。

(5) 交織成一篇脈絡連貫的故事:根據對訪談資料的詮釋,將這些資料全部交織成一篇脈絡連貫的故事。

7. 撰寫報告:將這些分析的資料撰寫成一份論文。

沒有留言: